Everyday Park 日常公园

  

  

  

  


 前言概览:


         时至今日,曾经发布图片的漂亮公园都怎么样了?曾经设想的大众使用公园的方式,实际上是怎样被使用的?最终,在时间的洗礼下,这些公园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中国的公园为什么都是路径和“景点”?


         将这些“为什么”归类。这本书的结构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公园的历史发展,比如公园什么时候出现?怎么演变?以及中国人怎么使用公园和原因探讨。第二部分,中国公园的建设条件,比如中国的公园绿地在建设规范理是怎么被定义的?在相关的管理系统里是怎么操作和执行的?第三部分,追踪张唐建设的部分公园,通过对使用者的回访、观察这些公园的使用状态、对比数据形成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这样三段式的图书结构在实际写作中被打散,如同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系列著作中几条线索交叉并行的成文结构,比如公园回访的内容会出现在全书的不同部分,当以某个公园为案例讨论公园设计时,会进而讨论公园的设计规范。以这种方式摆脱枯燥或者一本正经的说教,围绕专业的话题写一本给“所有人”看的书,从而引发大家对生活的关注和深度思考,这是本书的期望。



 

内容概览



         摒弃时间线性的单程介绍,从身边人印象中的公园说起,以设计师的第一视角的徐徐开展对“逛”公园、“修”公园、“用”公园以及对公园未来的探索历程。书中收录了多个张唐知名公园,其设计思路、技术建造和后期运维的第一手叙述贯穿始终,揭示设计实践的内部运作方式,同时每一个章节都以对谈交流作为结尾,对其从数十年景观设计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本书目录

1-01.jpg

 

   

本书试读


“逛”公园:从一个隆重的事件变成日常行为

从小时候去公园玩耍开始,“公园”这个概念不知不觉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本章从身边的人小时候在公园的经历谈起,讲述了日常使用的公园以及经常看到的市政公园在大历史时间段中的演变过程,回顾了公园在城市发展历程中呈现的不同状态。


“修”公园:一个公园从设计到建成的过程

本章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公园的建成过程:【政策/规范】,它有可能对设计是一种限制,也可能给设计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些限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后公园面貌“如此”呈现的根本原因。【虚构/重适】,设计师通过想象重新构建或者以另一种方式介入场地。对背景的挖掘,让表面看起来大同小异的设计条件变成设计的独到之处。【技术/支撑】,它包括景观元素在各个环节的建造与制作,比如石头墙、植物。技术在地方上的差异,可以让图纸上画的和实际上修建的完全没关系。本章的讨论可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公园。


“用”公园:一个承载了多方诉求的场所

张唐景观事务所通过回访设计完成后公园的使用情况,反哺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哪些内容需要更多的关注,哪些内容需要避免设计师的“一厢情愿”。无动力设计是公园运营维护的重点,最具代表性。本章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一个公园的成因和发展。

 

公园的未来:人类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

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搭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公园的设计与建造都是人对自然的二次创造。在当今全球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公园承载的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对未来的探索。公园逐渐成为环境教育的最佳场地。

 



1-02.jpg

  

  

1-03.jpg

    

1-04.jpg  

1-05.jpg

  

1-06.jpg

  

 

1-07.jpg


  1-08.jpg

1-09.jpg

 1-10.jpg

1-11.jpg

 1-12.jpg


 1-13.jpg




  

购买链接

 

https://mooool.com/tag/mooool-online-bookstore


Copyright © 2019 Z+T Studi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CP证:沪ICP备17036610号
Copyright © 2019 Z+T Studi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CP证:沪ICP备170366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