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园记 (二)

2021.02.20 - 砌砖

屋顶平台上做花池,4400(长)x600(宽)x570(高),图纸上画过不少。

轮到自家,首先发愁怎么把材料搬上楼来:定制不锈钢盒子,没法吊装;木头的种植箱,需要可以入户进门的小尺寸,然后一个个拼起来;现浇混凝土?石材?一圈材料想下来,决定砌砖。

砖头我搬得动。再者用不着切割、打钻、焊接之类的冷兵器。听说轻质砖还不用砂浆,胶粘就可以。趁着春节2周假,我来到附近建材城。

“老板,这些砖是你家的吗?”快过年了,建材城很冷清。只有这家福建老板还在。

“是啊!干嘛?”老板矮小干瘦,眉毛倒挂着没好气的打量我。

“砌个花池。这个轻质砖最小尺寸多少?”

“就这么大。”

我试着拎起一块看看重量,300长的灰色砖块立刻扑簌簌掉下一个角。

“有没有质量好点的?”

“都是这样啦!”老板更加的没好气。“这砖不结实的啦!你还是用红砖的好。这砖螺栓都打不了。我实话告诉你!”

“可是红砖要用砂浆喽?”我转过去看红砖,这次没敢拎起来。“有没有质量好点的?”

“都是一样的啦!”看我转眼打望别家,老板又说。“我这里有水泥、黄沙。当然要用砂浆啦!”

水泥,5公斤一袋。按照1:3的比例还要好多袋黄沙。工程量浩大啊。

我决定先买50块砖拼拼看,一来算算总量需要多少,二来多点时间给搅拌水泥砂浆做心理准备。这天是公元二零二零年正月二十八。

“一块9毛!”老板夹起各种残破的砖一股脑往我车上放。

这么破的砖要将近一块钱一块......老板你欺负我不懂啊!

不过我确实不知道如果走量这砖多少钱。东北大板冰棍儿都5块钱一根,算了。

“唉唉,让我挑一下。”我赶紧拦着。

“不可以挑!!!你挑我还怎么卖?!”

“可是这砖都碎了不可以不要吗?这块都断了......”

“你要是挑我不卖了!砌砖本来就要砍断的用的!”

那我就应该买碎砖吗?老板气呼呼的样子,倒好像是我无理。根据需要砍断砖和质量不好的碎砖是两个逻辑吧。不过这个世道是不能讲逻辑的,我已经很长时间断掉这个念想了。

“老板,今年回家过年吗?”我套近乎。“我不多挑,只捡这几块碎成渣的出来。”

“不回啦!年年都回,今年在上海啦!你小孩几岁?”

建材城在我的印象里一向是男人的世界,于是拉了儿子壮胆。小孩无聊正在砖垛边转来转去。

“十岁啦。你几号开工呢?”

“初八初九吧。”

初八,我试拼一段砖墙后,确定一丁一顺,估算了量,决定再买400块,以及水泥和黄沙。

  

  

 样式


  

“你有没有拌水泥的捅呢?”

老板递给我一个塑料小桶。工地上常见。

“那个抹水泥的铲呢?”一把薄薄的钢片做的铲。钢片都不平,怎么把水泥抹平?

“有没有质量好点......”我没问完就打住了,肯定“都是一样的啦”。

“给你一把断砖的刀。你一定需要的啦!”这个刀的钢板倒是厚实很多。

看我犹豫的样子,老板拿起刀挥舞,“喏,需要多少这样一砍就好。用它抹砂浆也是可以的啦。”

过完了年老板心情似乎好很多,虽然还是很严肃,皱着八字眉看着我。

“我叫货拉拉给你运过去。不过你自己卸砖喔!货拉拉是一个指头都不要动的!”

货拉拉是最近上海(不知是不是只有上海)非常流行的物流方式,据说便宜得有人拿它当的士打。我发动家里的三个男人卸砖,货拉拉司机看我们笨手笨脚,不忍旁观,一把抢过夹砖的夹子,加入搬砖行列。我注意到那个夹子是货真价实的铸铁,且设计巧妙。再后来我还去砖老板那里买了防水涂料,介时他已经很好脾气了(大概批量的生意不错),知道我用不了太多,拆了几包小封装的给我,还主动介绍了好用的滚筒而不是便宜的板刷。

砌砖之前,我找了找相关视频学习。抖音上的师傅像玩杂耍一样砌的飞快,让人眼花缭乱;网上搜索,没有什么技术要点供人学习(这让我非常怀念Youtube,美国的朋友看着上面的video自己造房子),比如砂浆怎么搅拌更均匀,砖侧面的砂浆怎么抹,是往水泥里兑沙还是往沙里兑水泥,是一边倒水搅拌还是一次倒很多水搅拌(根据我蒸馒头发面的经验,最后出来的软硬程度很不同);依稀记得工地上都会牵一根绳做基准线,但我自觉可以目测。先用的是家装时剩下的旧黄沙,因为是河沙,颗粒很大,拌出来的砂浆疙粒疙瘩,不仅抹不平,还很厚——所以墙的开头砌得高;黄沙用完,福建老板买的居然是海沙(有掺杂的贝壳海螺为证),非常细腻,抹起来容易得多,同时薄很多——所以墙结尾处就矮下去了——从头到尾,高度居然有差一匹砖的厚度!指着这虽然只有四米多但是跌宕起伏的墙,新畬忍不住调侃,妈妈你的墙为什么这样凹凸不平(“成语用错了,应该说波浪起伏”我纠正)?幸亏我们房子不是你砌的,否则打个喷嚏就得塌了。

   

   

▲ 搅拌(左)填缝(右)

   

    

 砌砖

      

  

话说翻土挖出的垃圾,经常见到贝壳海螺,我一直纳闷它们的出处,现在也找到了根源。


顺便八卦一下河沙和海沙。如果查国标《建筑用砂》(现更名为《建设用砂》)标准,里面规定了非常详尽的颗粒分类、尺寸、级配、强度等等,专业严谨得一般人都看不懂。那为什么还会出现2013年央视财经频道曝光的“深圳海沙危楼”事件呢?通俗的说,海沙里的盐的成分(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没有特殊处理,就会腐蚀钢筋;用在景观上还会返碱(从我的这堵砖墙明显看到海沙砂浆部分有白碱返出来)。所以海沙一般不用在建筑工程上。但是河沙资源有限,越来越贵,海沙就成了节约成本的替代品——下次再见到砖老板,我要问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卖的是违规产品。 


      至于砖,后来又在建材城,我发现的确有质量好一点的红砖,叫清水砖,是陶土的;我用的这种豆腐渣砖是粘土的,大概专门做隐蔽工程。


      再顺便吐槽一下屋顶种植。个人觉得基本上是逆天行为(当然不逆天人类似乎也无法进步)。我经历的案例,不一例外的重复着相同的叙事过程:建筑师说我们要在屋顶上种树,景观要多厚的覆土?至少一米五吧(除去排水的垫层,其实最多一米二种些小乔木);等到建筑转手到做结构和施工图时,可以一米五种树的地方已经只剩下几个点位,大部分覆土开始减半——因为柱子要加粗加多,荷载结构要花太多的钱;讨价还价从500到400,等到最后要修建时,我们已经在200的覆土上考虑做假草坪......屋顶气候极端,本无条件提供一个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植物品种需要即耐得了高温、又耐得了骤冷,受得了干旱泡得了水坑,高点的屋顶还要抗强风。迄今为止,我们做的最成功的屋顶种植,是杭州地铁上盖的杨柳郡公园:面积(七万多方)足够大可以支撑一个生态小环境,结构足够强可以允许一定的厚度排水和覆土。而一般的住宅、商业建筑,从造价上(至少目前、大部分)就根本没有基础条件支持。

屋顶花园的施工图纸上,除了需要的种植土层,往往会有至少200-300的碎石垫层帮助花池排水。我自己做的这个,用了朋友研发的盲管——利用毛细原理的管壁可以吸收土壤超饱和的水分,省去了碎石垫层——刷一层防水涂料,铺100厚的山泥土,放管子,然后覆盖山泥土、种植土交替完成种植层。如果成功,或许可以帮助要上屋顶的植物们争取到更多的土壤层。把隐蔽工程做干净,里外都清爽了,感觉像乔布斯对苹果手机里面的布线要求一样,成就了一桩了不起的事。

  

  

 防水(左)埋管(中) 转弯(右)

  

  

我喜欢做设计。除了喜欢脑子里、图纸上的过程,还有建造过程的种种意外带来的“惊喜”。每一个项目都是了解社会的窗口,我为此大开眼界。比如说水池为什么不用钢筋混凝土防水要砌砖、抹浆、贴石材然后漏水、反浆?如果说只是为了省钱,那为什么不上车的道路反而一定用钢筋混凝土垫层?比如一样的屋顶结构为什么我们用焊接国际大师用铆接?比如国内市场上的户外防腐木为什么大部分不防腐?对貌似顺理成章的事情一直问为什么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些有趣的事情让呆在象牙塔里只知道画图的设计师有机会知道世界的运转并不以“我们”为核心。我们盖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修了这么多美丽的公园,但是基础材料是什么你知道吗?为什么呢?


Copyright © 2019 Z+T Studi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CP证:沪ICP备17036610号
Copyright © 2019 Z+T Studi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CP证:沪ICP备17036610号